作者:張軒瑞(Arithen Jacks Zhang)

1. 序章

__西元1521年,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註一)開除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註二)的教籍後,自此基督教(Christianity)(註三)分裂成舊教(Catholicism,又稱天主教。)(註四)和新教(Protestantism)(註五),而新教(Protestantism)(註五)除了以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註二)為中心的德國信義宗(Lutheranism)(註六),還有以約翰‧喀爾文〈John Calvin〉(註七)為中心的瑞士〈Switzerland〉(註八)歸正宗(Reformed Church)(註九),以及以英國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註十)為中心的英國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註十一),這三個新教(Protestantism)(註五)的教會均有專屬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十二)。

__首先德國信義宗(Lutheranism)(註六)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十二)跟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註一)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十二),其相同點在於使用教會素歌(plainchant)(註十三)和複音織體(polyphony)(註十四)編篡歌曲;而不同點在於信義宗(Lutheranism)(註六)把教會素歌(plainchant)(註十三)的拉丁文(Lingua Latina)(註十五)歌詞翻譯成德國當地的方言,並用當時通行的經文歌(Motet)(註十六)來演唱歌曲,而此類的教會歌曲(Christian song)被稱作眾讚歌(Kirchenlied)(註十七)。

__再來是瑞士〈Switzerland〉(註八)歸正宗(Reformed Church)(註九)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十二)則相對比較保守,至少約翰‧喀爾文〈John Calvin〉(註七)不相信音樂在儀式中的感化力,而且還特別下令禁止詠唱聖經(The Bible)(註十八)以外的歌詞;其結果就是當地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十二)只有把舊約聖經〈Old Testament〉(註十九)當中的詩篇(Psalm)(註二十)翻唱成格律詩篇歌曲(Psalter tunes song)(註二十一)。

__至於英國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註十一)和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註一),則是依舊保持當代傳統的歌曲形式(註二十二),只是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註一)在宗教改革運動(Protestant Reformation)(註二十三)之後,曾經在西元1545至西元1563年間,開了一場宗教會議,當時有許多神職人員提議要把現在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十二)恢復成中世紀早期(The early Middle Ages)(註二十四)的單音織體(monophonic)(註二十五)的音樂,幸好經由帕勒斯提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註二十六)等作曲家的反對,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註一)才妥協繼續使用當代音樂模式,但必須要加以限制使用(註二十六),因此我們可以觀看西元十六世紀晚期,經由宗教改革運動(Protestant Reformation)(註二十三)之後,歐洲各國所盛行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十二)。

本篇重點:
1.西元1521年,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開除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教籍後,自此基督教(Christianity)分裂成舊教(Catholicism,又稱天主教。)和新教(Protestantism),而新教(Protestantism)除了以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為中心的德國信義宗(Lutheranism),還有以約翰‧喀爾文〈John Calvin〉為中心的瑞士歸正宗(Reformed Church),以及以英國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為中心的英國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這三個新教(Protestantism)的教會均有專屬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

2.德國信義宗(Lutheranism)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跟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其相同點在於使用教會素歌(plainchant)和複音織體(polyphony)編篡歌曲;而不同點在於信義宗(Lutheranism)把教會素歌(plainchant)的拉丁文(Lingua Latina)歌詞翻譯成德國當地的方言,並用當時通行的經文歌(Motet)來演唱歌曲,而此類的教會歌曲(Christian song)被稱作眾讚歌(Kirchenlied)。

3.瑞士〈Switzerland〉歸正宗(Reformed Church)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則相對比較保守,至少約翰‧喀爾文〈John Calvin〉不相信藝術在禮拜儀式中的感化力,而且還特別下令禁止詠唱聖經以外的歌詞;其結果就是當地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只有把舊約聖經〈Old Testament〉當中的詩篇(Psalm)翻唱成格律詩篇歌曲(Psalter tunes song)。

4.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在宗教改革運動(Protestant Reformation)之後,曾經在西元1545至西元1563年間,開了一場宗教會議,當時有許多神職人員提議要把現在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恢復成中世紀早期(The early Middle Ages)的單音織體(monophonic)的音樂,幸好經由帕勒斯提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等作曲家的反對,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才妥協繼續使用當代音樂模式,但必須要加以限制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ithen 的頭像
    Arithen

    Arithen音樂天地

    Arit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