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軒瑞(Arithen Jacks Zhang)

西洋音樂史第八章節相關註解

註一: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七十八條註解。

註二:請參考第七章節‧第二條註解。

註三: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二十二條註解。

註四:請參考第七章節‧第七條註解。

註五:請參考第七章節‧第八條註解。

註六:信義宗(Lutheranism),源自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於西元16世紀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Protestant Reformation)。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思想成為宗教改革運動(Protestant Reformation)的象徵,其勢力曾與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及當時的政治勢力發生聯盟和軍事衝突。西原1577年,「協和信條」」〈Formula of Concord〉為信義宗的教派理論奠下根基,並於西元1947年,於瑞士〈Switzerland〉成立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

註七:約翰‧喀爾文〈John Calvin,西元1509年-西元1564年。〉,,是法國著名的神學家,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的重要派別喀爾文教派〈Calvinism〉的創始人。

約翰‧喀爾文〈John Calvin〉出生於法國,西元1532年改信新教,西元1536年定居日內瓦〈Geneva〉並發表「基督教原理」(Institute of Christian Religion)。

西元1538年由於喀爾文過於嚴厲地改革宗教,和市政當局衝突,被迫出走日內瓦〈Geneva〉。然西元1540年日內瓦〈Geneva〉基督新教派(Protestantism)重掌政權後,卻於西元1541年應邀喀爾文重返日內瓦〈Geneva〉。建立日內瓦歸正宗(Reformed Church),並在日內瓦〈Geneva〉組成教會的領導機構。因此喀爾文從西元1542年至逝世前一直是該教會組織的主席。

喀爾文也曾向其他國家傳播他的教義,其觀念也深深影響荷蘭和英國,並且也從事政治活動,邀請一些法國王室成員和貴族加入喀爾文教派〈Calvinism〉。之後法國發生宗教戰爭〈The Wars of Religion〉,他延攬大批歐洲新教(Protestantism)難民到日內瓦〈Geneva〉,使日內瓦〈Geneva〉成為歸正宗(Reformed Church)的國際中心。

註八:瑞士〈Switzerland〉,為西歐〈Western Europe〉國家之一,北接德國,西鄰法國,南接義大利,東臨奧地利〈Austria〉,瑞士屬內陸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Alps〉、瑞士高原〈Swiss Plateau〉及侏羅山脈〈Jura〉三部分,面積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Alps〉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八百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Swiss Plateau〉,同時也是瑞士主要城市─蘇黎世〈Zurich〉及日內瓦〈Geneva〉的所在地。

瑞士於西元前5300年就有雛型村落建立,隨後被古羅馬帝國〈Roman Empire〉、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直到西元1815年因反抗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統治,才讓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不得不承認瑞士獨立,並且讓它成為中立國〈Neutrality〉之一。

註九:歸正宗(Reformed Church),由約翰‧喀爾文〈John Calvin〉於西元1541年在瑞士〈Switzerland〉日內瓦〈Geneva〉所創立的教派,後來演化為其他分支,其中包含長老會(Presbyterian)與公理會(Congregational)。

註十:亨利八世(Henry VIII,西元1491年-西元1547年。),,是亨利七世〈Henry VII〉次子,英國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第二任國王,西元1509年4月22日繼位。亨利八世為了休妻而另娶新皇后而與當時的羅馬教宗〈Papa〉反目,推行宗教改革,並通過一些重要法案,容許自己另娶,並將當時英國主教立為英國國教會大主教,使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自己成為英國最高宗教領袖,並解散修道院,使英國王室的權力因此達到頂峰。

註十一:英國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西元16世紀由英國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時期開始由湯瑪斯‧克蘭默(Thomas Cranmer)、理察·虎克(Richard Hooker)等改革家們改革並作為英國的國教。教會的轄區是英國的英格蘭地區〈England〉,不包括蘇格蘭〈Scotland〉,威爾斯〈Wales〉和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後者分歸蘇格蘭聖公會〈The Scottish Episcopal Church〉,威爾斯教會〈Church in Wales〉與愛爾蘭國教會〈Church of Ireland〉管理。

註十二: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二十條註解。

註十三: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九條註解。

註十四:請參考第三章節‧第一項目。

註十五: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十八條註解。

註十六:請參考第三章節‧第五項目。

註十七:請參考第八章節‧第二項目。

註十八: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七十九條註解。

註十九: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三十四條註解。

註二十: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三十五條註解。

註二十一:請參考第八章節‧第三項目。

註二十二:請參考第八章節‧第三項目。

註二十三: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八十二條註解。

註二十四: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一二○條註解。

註二十五:請參考第二章節‧第六條註解。

註二十六:請參考第八章節‧第四項目。

註二十七: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十一條註解。

註二十八:請參考第一章節‧第五十四條註解。

註二十九: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四十一條註解。

註三十: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八十條註解。

註三十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觀點,有點類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儒家(Confucianism)的觀點,認為音樂可以感動人心,並且可以教化人民為善。

註三十二:其實用當地語言來唱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並不是西元十六世紀的產物,早在西元十三世紀開始法國流行經文歌(Motet)時,就已經用法國當地語言來唱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

註三十三:請參考第十二章節:十八世紀早期歐洲音樂的發展。

註三十四:約翰‧喀爾文〈John Calvin〉的觀點,有點類似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Period of Disunity)嵇康(Ji Kang)所提出的「聲無哀樂論」(Music is Irrelevant to Grief or Joy)。

註三十五:請參考第七章節‧第四十三條註解。

註三十六: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二十四條註解。

註三十七: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二十五條註解。

註三十八:請參考第七章節‧第六十一條註解。

註三十九:請參考第七章節‧第六十三條註解。

註四十: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二十二條註解。

註四十一: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五項目。

註四十二:特倫托(Trento),位於義大利東北方的一座小城市,面積157平方公里,人口110142人。該城市原是在西元前四世紀有當地人民所建立的小鄉村,後來在西元前一世紀被羅馬人〈Rome〉所占領,而在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Western Roman Empire〉遭蠻族滅亡之後,成為蠻族統治下的區域,最終轉讓給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並到西元十九世紀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接棒統治,直到西元十九世紀末義大利統一運動完成之後,才成為義大利的城市之一。

註四十三:特倫托會議(The Council of Trent),是指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於西元1545至西元1563年期間在義大利北部特倫托(Trento)所召開的大公會議。是次會議乃羅馬教會〈Catholic Church〉的內部覺醒運動之一,也是基督舊教(Catholicism,又稱天主教。)用以抗衡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所帶來的衝擊。

註四十四: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六十二條註解。

註四十五:請參考第七章節‧第二十一條註解。

註四十六:三度音程(third),通常是指兩個音彼此相三度(third),可分為以Do音和So音之間大三度(Major third),以及La音和Do音的小三度(Minor third)。

註四十七:請參考第二章節‧第二十三條註解。

註四十八: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四十三條註解。

註四十九:請參考第五章節‧第三項目。

註五十:請參考第一章節‧第四十二條註解。

註五十一:請參考第六章節‧第六十條註解。

註五十二:請參考第五章節‧第二十八條註解。

註五十三:掛留音(Suspension),把弱拍部和弦中的一音或幾音暫時保留,而使其延續到次強拍部的另一個和弦(chord)上,此音即所謂的掛留音,但必須立即進至重拍部的和弦(chord),故掛留的過程,乃成立於預備、掛留和解決等三個階段。

註五十四:請參考第四章節‧第五十三條註解。

註五十五:請參考第七章節‧第二十五條註解。

註五十六:請參考第九章節:十七世紀早期歐洲音樂的發展。

註五十七:戰國時代(Warring States period,西元前476年─西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The Eastern Zhou Dynasty〉的一段時期,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Warring States〉。戰國之前的時代為春秋時代〈Spring and Autumn period〉,都是後世史家為研究這兩段時期的歷史,對東周〈The Eastern Zhou Dynasty〉這段歷史時期的再次劃分。

註五十八:儒家(Confucianism),是中華文化的法理基礎,對中國以及東方文明發生過重大影響並持續至今的意識形態,也有學者認為儒家思想是以人為中心的宗教。儒家思想是東亞地區〈East Asia〉的基本文化信仰。

註五十九:墨家(Mohism),為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的諸子百家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之一,創始人為墨子〈Mozi〉,墨家之名從創始人而得。之後由於西漢〈Western Han Dynasty〉漢武帝〈Emperor Wu of Han〉的獨尊儒術〈Respecting only Confucianism〉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漢武帝〈Emperor Wu of Han〉在位時代之後基本消失。

註六十:美學(Aesthetics),又稱感覺學,是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美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

美學一詞來源於希臘語aisthetikos。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由德國哲學家鮑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學」〈Aesthetica〉一書的出版標誌了美學做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產生。

直到西元十九世紀,美學在傳統古典藝術的概念中通常被被定義為研究「美」(Schonheit)的學說。現代哲學將美學定義為認識藝術,科學,設計和哲學中認知感覺的理論和哲學。一個客體的美學價值並不是簡單的被定義為「美」和「醜」,而是去認識客體的類型和本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it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