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軒瑞(Arithen Jacks Zhang)


1. 序章

__歐洲從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Western Roman Empire〉(註一)滅亡之後,便進入中世紀時期(Middle Ages)(註二);儘管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潮流裡,歐洲處在文明落後的「黑暗時代」(Dark Ages)(註三),但在一些文化進展上,還是有悄悄推演當中。

__而這當中音樂也是當時歐洲不可少的文化元素,其中就以基督教會(Catholic Church)(註四)最常使用音樂來教化歐洲人民,讓他們能藉由聖樂(Christian music)(註五)來傳布上帝的榮耀。

__而這時期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五),主要是以單音織體(monophonic)(註六)為主,並且完全由人聲所演唱的,而當中所使用的旋律(Melody)(註七),主要是以格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註八)為素材的教會素歌(plainchant)(註九),而且當時所使用的記譜方式並不是現在的五線譜(Staff)(註十),而是採用只呈現音樂起伏的紐碼譜(neume)(註十一)來記譜,因此當時能演唱的人,只有長期在教會(Catholic Church)(註四)服務的神職人員。

__不過儘管中世紀(Middle Ages)(註二)歐洲音樂是以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五)為主(特別是中世紀早期《The early Middle Ages》《註十二》),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註十三)還是不可缺少,特別是由流浪歌手(Goliards)(註十四)所演唱的民俗歌謠,依然受到一般民眾的喜愛;而這些歌謠大都描述英雄神話,或是愛情故事為主,以致於教會(Catholic Church)(註四)把這些音樂當成是魔鬼音樂,不但禁止神職人員引用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註十三)的旋律(Melody)(註七)來寫教會音樂,甚至還禁止人民攜帶樂器,進入教會(Catholic Church)(註四)載歌載舞。

__因此雖然中世紀早期(The early Middle Ages)(註十二)的歐洲音樂,在現代人眼裡相當過氣且潮舊,但它還是影響往後歐洲音樂的發展,特別是從西元九世紀開始,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五)漸漸開使用複音織體(polyphony)(註十五)的形式來發展時,歐洲音樂就無形當中改變舊有的面貌,並在西元十四世紀朝「新藝術」(Ars Nova)(註十六)的路線發展。

__而正如在第一章節裡,我們有詳細介紹基督教(Christianity)(註十七)如何成為歐洲主流的宗教,並且教會(Catholic Church)(註四)也成為歐洲實質的宗教統治者,因此我們將在第二項目—教會(Catholic Church)(註四)常用的儀式與素歌(chant)(註十八)配樂,瞭解當時的教會(Catholic Church)(註四)通常會舉辦哪些儀式,以及儀式在進行時會使用哪些教會素歌(plainchant)(註九)來搭配。

__而在第三項目—教會素歌(plainchant)(註九)的曲式及特性,我們將會介紹教會素歌(plainchant)(註九)常用的曲式,以及它常使用的演唱方式。

__而在第四項目—中世紀(Middle Ages)(註二)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五)常用的調式(mode)(註十九)和記譜法(Musical notation)(註二十),我們會詳細介紹當時教會常使用的七個教會調式(church mode),以及那時常使用的記譜法(Musical notation)(註二十),以及記譜方式的演變。

__最後在第五項目—中世紀早期(The early Middle Ages)(註十二)的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我們會介紹當時民間所通行的歌謠曲式,並且會把那時代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註十三)的演進,在書中詳細告知。

__因此我們將在這個章節裡,探討中世紀早期(The early Middle Ages)(註十二),歐洲音樂文化方面的演進,我們將會看到那個時代人們對音樂的觀點,以及那個時代人們所聆聽的音樂類型。

本篇重點:
1.中世紀時期(Middle Ages)的音樂主要是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為主,而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通常被列入低下的音樂。

2.中世紀(Middle Ages)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主要是以單音織體(monophonic)為主,並且完全由人聲所演唱的,而當中所使用的旋律(Melody),主要是以格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為素材的教會素歌(plainchant)。

3.中世紀時期(Middle Ages)所使用的記譜法(Musical notation),並不是現在的五線譜(Staff),而是採用只呈現音樂起伏的紐碼譜(neume)來記譜。

4.儘管中世紀(Middle Ages)歐洲音樂是以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為主,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還是不可缺少,特別是由流浪歌手(Goliards)所演唱的民俗歌謠,依然受到一般民眾的喜愛。

5.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的歌謠大都描述英雄神話,或是愛情故事為主,以致於教會(Catholic Church)把這些音樂當成是魔鬼音樂,不但禁止神職人員引用,甚至禁止樂器帶入教會(Catholic Church)裡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ithen 的頭像
    Arithen

    Arithen音樂天地

    Arit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