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軒瑞(Arithen Jacks Zhang)
附註二:敘抒詠(Sequence)的曲式結構
__敘抒詠(Sequence)一般是以兩個詩節段落為主,並且每個段落通常重複一次,因此一般敘抒詠(Sequence)的排列順序是:
A段前奏詩詞→B段旋律詩詞→B段旋律詩詞→C段旋律詩詞→C段旋律詩詞。
__因此常見的敘抒詠(Sequence)都是以上述的排列為主,當然隨著時代的演進,敘抒詠(Sequence)可以增加許多段落,並且各重複一次,因此也造成後來的敘抒詠(Sequence)變成排列組合的歌曲型式,完全沒有藝術歌曲該有的美感。
__不過這種型式的曲式,也影響後來歐洲的音樂模式;尤其是西元十四世紀,歐洲發展等節奏型經文歌(Isorythmic motet)(註九十五)時,其曲式也是參考敘抒詠(Sequence)的結構,甚至到了西元1950年以後,歐洲所產生的新的樂派—完全排列主義(Total Serialism)(註九十六),其曲式靈感也是從敘抒詠(Sequence)所擷選出來的。
本篇重點:
1.敘抒詠(Sequence)一般是以兩個詩節段落為主,並且每個段落通常重複一次,因此一般敘抒詠(Sequence)的排列順序是:
A段前奏詩詞→B段旋律詩詞→B段旋律詩詞→C段旋律詩詞→C段旋律詩詞。
2.敘抒詠(Sequence)曲式也影響後來歐洲的音樂模式;尤其是西元十四世紀,歐洲發展等節奏型經文歌(Isorythmic motet)時,其曲式也是參考敘抒詠(Sequence)的結構,甚至到了西元1950年以後,歐洲所產生的新的樂派—完全排列主義(Total Serialism),其曲式靈感也是從這種曲式所擷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