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軒瑞(Arithen Jacks Zhang)


3. 美國建國時期的音樂發展


╴╴在西元十八世紀中期,原本居住在北美洲的移民因稅收爭議,而和英國統治者產生激烈的矛盾,使得這些移民者不得不武裝起來,反抗英國統治的暴政,因此雙方開始激烈的戰爭,一直到西元1781年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才讓美國正式在歷史舞台誕生。


╴╴而剛創建的美國,也在新統治者於不斷和其他國家及民族產生衝突、武裝和合作下(無論是外部戰爭及內部鬥爭),一步一步慢慢把美國從小小的領土擴大成廣大的領土,同時也在此時建立工業及經濟,讓美國實力不停的加速擴展。


╴╴而從西元1790年至西元1870年這段期間,美國音樂也有自己的規範,最早在美國歷史留名的音樂家,當是西元1760年至西元1770年時期的威廉‧彼林斯(Willian Billings)。


威廉‧彼林斯(Willian Billings,西元1746年─西元1800年。):
╴╴威廉‧彼林斯(Willian Billings)生於美國波士頓(Boston)(註七),從年幼時期就接觸當地的基督教音樂(Christian music)(註五),後來成為青年後投入當地的教會,並創作出自己獨特的音樂作品。


╴╴而威廉‧彼林斯(Willian Billings)最重要的作品,是西元1770年所寫的音樂集著─新英格蘭詩篇歌曲(New-England Psalm-Singer),這本著作是他花費好幾年的時間,引用舊約聖經〈Old Testament〉(註八)當中的詩篇(Psalm)(註九),翻唱成具有當代風格的聖歌作品,而這部著作也讓現在的音樂學者在研究美國十八世紀晚期音樂時,最重要的研究資料之一。


╴╴以下是新英格蘭詩篇歌曲(New-England Psalm-Singer)的書本封面:


╴╴而隨著時代的演變,當美國正式獨立建國,並積極往外擴展和建立工商業時,這時有大量歐洲移民湧進美國,不斷激化美國內部的政治與社會,同時也讓美國音樂也在不停刺激下,大量求新求變,而美國在西元十九世紀初期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當屬美國本土音樂家─洛厄爾‧梅森(Lowell Mason)。


洛厄爾‧梅森(Lowell Mason,西元1792年─西元1872年。):
╴╴洛厄爾‧梅森(Lowell Mason)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註十〉,從十七歲開始就在當地學校接受音樂教育,而由於那時所有的音樂教育大多是從歐洲德國和奧地利(Austria)(註十一)所輾轉翻譯而來,內容並不是非常完整,所以洛厄爾‧梅森(Lowell Mason)所接觸的音樂教育並不是周全而完整。


╴╴儘管洛厄爾‧梅森(Lowell Mason)並沒有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他卻依舊用有限的資源來改編屬於美國風格的基督教音樂(Christian music)(註五)作品,特別是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聖歌歌曲─「普世歡騰」〈Joy to the World〉,其實都是洛厄爾‧梅森(Lowell Mason)所改編的版本。


╴╴以下是洛厄爾‧梅森(Lowell Mason)所改編的「普世歡騰」〈Joy to the World〉:



╴╴而到了西元十九世紀中期,由於大量歐洲移民到美國開墾,並尋找新的工作機會,使得美國這時期大量接受歐洲主流文化,也導致美國有許多人到歐洲留學,並且把歐洲所學得的知識和文化帶入美國,因此在西元十九世紀中期裡,美國的音樂充斥著歐洲主流音樂的影子,要尋找真正美國音樂,只能往當時的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來尋找〈註十二〉;不過這時期影響美國音樂最深的,就是留學德國的音樂人士─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


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西元1860年─西元1908年。〉:
╴╴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生於紐約,年輕時曾到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e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Paris,簡稱CNSMDP。)〈註十三〉求學,後來轉而向著名作曲家李斯特〈Liszt Ferenc〉〈註十四〉拜師求藝後,其作品風格都有李斯特〈Liszt Ferenc〉〈註十四〉影子;而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學成歸國後,嘗試融合美國原住民音樂的特色,企圖創作新的美國音樂,卻沒有得到熱烈的迴響,其原因在於當時的美國人都自認唯有歐洲特色的音樂才是最上流的音樂,而美國本土所保留的音樂反而是下等人才聽的音樂,因此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最成名的音樂作品,反而是他模仿歐洲浪漫樂派(Romantic music)(註二)音樂的風采。


╴╴以下是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的作品之一:



╴╴而這個模仿歐洲音樂的現象,一直到西元十九世紀末期,才有一些美國作曲家願意使用本土音樂來當作素材,創作出屬於美國道地的音樂,而此時已快進入西元二十世紀,正是美國展現雄厚實力的時期〈註十五〉。


本篇重點:
1.從西元1790年至西元1870年這段期間,美國音樂也有自己的規範,最早在美國歷史留名的音樂家,當是西元1760年至西元1770年時期的威廉‧彼林斯(Willian Billings)。


2.威廉‧彼林斯(Willian Billings)最重要的作品,是西元1770年所寫的音樂集著─新英格蘭詩篇歌曲(New-England Psalm-Singer),這本著作是他花費好幾年的時間,引用舊約聖經〈Old Testament〉當中的詩篇(Psalm),翻唱成具有當代風格的聖歌作品,而這部著作也讓現在的音樂學者在研究美國十八世紀晚期音樂時,最重要的研究資料之一。


3.在美國正式獨立建國,並積極往外擴展和建立工商業時,這時有大量歐洲移民湧進美國,不斷激化美國內部的政治與社會,同時也讓美國音樂也在不停刺激下,大量求新求變,而美國在西元十九世紀初期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當屬美國本土音樂家─洛厄爾‧梅森(Lowell Mason)。他用有限的資源來改編屬於美國風格的基督教音樂(Christian music)作品,特別是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聖歌歌曲─「普世歡騰」〈Joy to the World〉,其實都是洛厄爾‧梅森(Lowell Mason)所改編的版本。


4.到了西元十九世紀中期,由於大量歐洲移民到美國開墾,並尋找新的工作機會,使得美國這時期大量接受歐洲主流文化,也導致美國有許多人到歐洲留學,並且把歐洲所學得的知識和文化帶入美國,因此在西元十九世紀中期裡,美國的音樂充斥著歐洲主流音樂的影子,要尋找真正美國音樂,只能往當時的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來尋找;不過這時期影響美國音樂最深的,就是留學德國的音樂人士─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


5.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曾經嘗試融合美國原住民音樂的特色,企圖創作新的美國音樂,卻沒有得到熱烈的迴響,其原因在於當時的美國人都自認唯有歐洲特色的音樂才是最上流的音樂,而美國本土所保留的音樂反而是下等人才聽的音樂,因此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最成名的音樂作品,反而是他模仿歐洲浪漫樂派(Romantic music)音樂的風采。而這個模仿歐洲音樂的現象,一直到西元十九世紀末期,才有一些美國作曲家願意使用本土音樂來當作素材,創作出屬於美國道地的音樂,而此時已快進入西元二十世紀,正是美國展現雄厚實力的時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it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