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軒瑞(Arithen Jacks Zhang)
2. 早期奧干農(Organum)的曲式架構及演變
__最早有複音織體(polyphony)的歐洲音樂,就是以兩個聲部(Part)(註十五)為主的教會歌曲(Christian music)(註十一)—奧干農(Organum)。
__最古老的奧干農歌曲(Organum),就是以這兩個聲部(Part)(註十五),以平行的方式來演唱,後來為了豐富音樂性,有時會在第二聲部(second part)新增第三聲部(third part),也就是把第一聲部(first)的所有音符(Note)(註二十一)都往下完全八度(Perfect octave)(註二十四),也以平行的方式來演唱。
__以下是奧干農歌曲(Organum)最古老的形式:
(一)以完全四度(Perfect fourth)(註二十二)平行排列的二聲部(two part)奧干農(Organum):
(二)以完全五度(Perfect fifth)(註二十三)平行排列的二聲部(two part)奧干農(Organum):
(三)完全四度(Perfect fourth)(註二十二)、完全八度(Perfect octave)(註二十四)平行排列的三聲部(three part)奧干農(Organum):
(四)以完全五度(Perfect fifth)(註二十三)、完全八度(Perfect octave)(註二十四)平行排列的三聲部(three part)奧干農(Organum):
__後來又為了增加更多音樂性,原先以兩個聲部(Part)(註十五)平行的奧干農(Organum),又多增加兩個以協行和反行為元素的曲式(註二十五):
(一)以協行為主的奧干農(Organum):
(二)有增加反行的奧干農(Organum):
__而目前最古老的奧干農(Organum)手稿作品,是兩首由西元十一世紀所完成,並且存放於英國溫徹斯特大教堂(Winchester Cathedral)(註二十六)的手稿譜,由於沒有詳細記載音符(Note)(註二十一),所以目前只能用推測的方式,概略知道這兩首作品的旋律(Melody)(註二十)架構。
__從西元十一世紀開始,奧干農(Organum)的曲式也用在教會儀式(church liturgy)(註二十七)當中,無論是日課(Office)(註二十八)和彌撒(Mass)(註二十九),均可以見到它的蹤影(不過主要是以彌撒儀式《Mass》《註二十九》當中用最多。),因此當時所有歐洲教堂(特別是西歐)裡,均可以見到合唱團人員演唱奧干農歌曲(Organum)。
__然而人總是愛求新求變的,奧干農(Organum)雖然讓人們帶入複音音樂(Polyphonic music)的世界,但是其內部所構成的音響太過空洞(註三十),因此當時就有人提出要改善這種狀況(至少在西元九世紀時,知名的音樂理論家,同時也是制訂桂多之手《Guidonian hand》《註三十一》的桂多‧達賴佐《Guido d'Arezzo》《三十二》,就有提出這方面的論點。),並且有人提議把現有的教會素歌(plainchant)(註三十三)全都加以改寫。
__但是因為當時教會(Catholic Church)(註四)大多數神職人員反對這個提議,因此作曲家為了突破現有制度,又要服從教會(Catholic Church)(註四)守則,因此採取折衷的辦法,就是把原先以教會素歌(plainchant)(註三十三)為旋律(Melody)(註二十)的主題聲部(vox principalis,或是principal voice。)往下移低完全八度(Perfect octave)(註二十四),轉型為最底下的聲部—低音固定聲部(tenor),然後再上方加入許多音符(Note)(註二十一),形成新的聲部(Part)(註十五),來豐富作品的旋律性(Melody)(註二十),並成為新型態的奧干農(Organum)作品。
__而這種新型態的奧干農(Organum),有時為了襯托上方聲部的旋律(Melody)(註二十),以致於下方低音固定聲部(tenor)就會被拖長,使得一首曲子在演唱時,會有某些小節(Bar)(註三十四)的節奏(Rhythm)(註十六)特別長,而某些小節(Bar)(註三十四)的節奏(Rhythm)(註十六)特別短,使得合唱團人員在演唱時,常常會因唱錯而有凌亂的現象。
__由於這種新的奧干農(Organum)作曲寫法,是由法國西南方的亞奎丹(Aquitaine)(註三十五)的教堂所發起,因此立刻讓其他歐洲地區的作曲家群起仿效,而因這種奧干農(Organum)因有太多「裝飾性」的音樂效果,又被稱做「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
__「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的曲式:
__而因為「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的節奏(Rhythm)(註十六)編制實在太混亂,因此當時有作曲家為了要讓奧干農(Organum)作品整齊而統一,因此把「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的節奏(Rhythm)(註十六)加以固定,並且以三拍子的為主要節奏(Rhythm)(註十六)形式(因為三拍子代表著基督教《Christianity》《註三十六》三位一體《trinitas》《註三十七》的傳說。),來形成具有固定型態的「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
__由於這種新類型的「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都是由在法國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註十七)的音樂專業學校所栽培的作曲家來編制,因此這些作曲家被稱為「聖母院學派」(The Notre Dame School),而新「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所用作曲格式,則稱為「第士坎特型式」(Discant style)。
本篇重點:
1.最早有複音織體(polyphony)的歐洲音樂,就是以兩個聲部(Part)為主的教會歌曲(Christian music)—奧干農(Organum)。
2.奧干農(Organum)主要是以兩個聲部(Part)為結構,第一聲部(first part)是以教會素歌(plainchant)為主題的旋律(Melody),稱為主題聲部(vox principalis,或是principal voice。),而第二聲部(second part)是以第一聲部旋律(first part melody)為主要架構,並且所有音符(Note)都往下完全四度(Perfect fourth)或完全五度(Perfect fifth),所組成的新的旋律(Melody),稱為副主題聲部(vox organalis,或是organal voice。)。
3.最古老的奧干農歌曲(Organum),就是以這兩個聲部(Part),以平行的方式來演唱,後來為了豐富音樂性,有時會在第二聲部(second part)新增第三聲部(third part),也就是把第一聲部(first)的所有音符(Note)都往下完全八度(Perfect octave),也以平行的方式來演唱。
4.後來為了增加奧干農歌曲(Organum)的音樂性,原先以兩個聲部(Part)(註十五)平行的奧干農(Organum),又多增加兩個以協行和反行為元素的曲式。
5.目前最古老的奧干農(Organum)手稿作品,是兩首由西元十一世紀所完成,並且存放於英國溫徹斯特大教堂(Winchester Cathedral)的手稿譜,由於沒有詳細記載音符(Note),所以目前只能用推測的方式,概略知道這兩首作品的旋律(Melody)架構。
6.從西元十一世紀開始,奧干農(Organum)的曲式也用在教會儀式(church liturgy)當中,無論是日課(Office)和彌撒(Mass),均可以見到它的蹤影。
7.從西元十二世紀開始,奧干農(Organum)改變新的風貌,原先以教會素歌(plainchant)為旋律(Melody)的主題聲部(vox principalis,或是principal voice。)往下移低完全八度(Perfect octave),轉型為最底下的聲部—低音固定聲部(tenor),然後再上方加入許多音符(Note),形成新的聲部(Part),來豐富作品的旋律性(Melody),並成為新型態的奧干農(Organum)作品—「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
8.「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有時為了襯托上方聲部的旋律(Melody),以致於下方低音固定聲部(tenor)就會被拖長,使得一首曲子在演唱時,會有某些小節(Bar)的節奏(Rhythm)特別長,而某些小節(Bar)的節奏(Rhythm)特別短,使得合唱團人員在演唱時,常常會因唱錯而有凌亂的現象。
9.由於「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的節奏(Rhythm)編制太混亂,因此當時有作曲家為了要讓奧干農(Organum)作品整齊而統一,因此把「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的節奏(Rhythm)加以固定,並且以三拍子的為主要節奏(Rhythm)形式,來形成具有固定型態的「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
10.這種新類型的「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都是由在法國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的音樂專業學校所栽培的作曲家來編制,因此這些作曲家被稱為「聖母院學派」(The Notre Dame School),而新「花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所用作曲格式,則稱為「第士坎特型式」(Discant styl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