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軒瑞(Arithen Jacks Zhang)

3. 文藝復興時期(Rinascimento)的曲式及主要作曲家

__文藝復興時期(Rinascimento)(註一)雖然藝文重心在義大利主要都市國家,可是音樂重心卻還是在法國北方一帶,此時原先於當地建國的勃艮第公國(The Duchy of Burgundy)(註四十六),於西元十六世紀初,因為複雜的皇室聯姻,被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註四十七)所分裂,因此當地人為了要生存,會特別到外國去謀求發展,進而使當地的人會開始學習才藝,以能在其他各國的皇宮裡謀求才藝相關的工作。

__而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使得當地的音樂學習環境優越,有不少當代作曲家都是從這裡學習或發展,因而這個地區從西元十四世紀開始,到西元十七世紀為止,一直都是歐洲音樂界的頂尖招牌,直到西元十七世紀被義大利所取代。

__只是這時期的音樂,跟西元十五世紀相比沒有明顯的改變,主要是因為當時的音樂作品受限於調性(Tonality)(註三十九)限制,無法有重大的突破,再者當時義大利正處於貿易熱潮,許多有錢人士(包含貴族和商人)為了要追求娛樂,會招聘音樂人來創作音樂來娛樂自己,使得音樂作品產生供不應求的狀況,很多作曲家為了要因應這股高需求量,因而把作品大量生產,並且能快速製曲來供應消費者,迫使當時大部分作曲家都彼此借用許多曲子的旋律(Melody)(註四十八),並加以模仿或改編,以致於曲子聽起來大同小異,無形當中抹煞了原創作品的發展,讓這時期音樂很難有重大突破。

__不過這也不表示這時期的音樂完全沒進展,至少複音織體(polyphony)(註四十九)和主音織體(homophony)(註四十六)的觀念已經明確產生;在西元十四世紀開始,作曲家為了要讓聽眾在聽音樂時有喘息的機會,並且能讓他們對音樂產生共鳴效果,所以在曲子進行當中,就會有複音織體(polyphony)(註四十九)的對位(Counterpoint)(註五十),以及主音織體(homophony)(註四十六)的和聲(Harmony)(註五十一)同時進行,尤其是到了西元十五世紀,為了讓觀眾在聆聽曲子結束之際,企圖使觀眾能在剎那間享受音樂的高潮,就會用主音織體(homophony)(註四十六)的和聲(Harmony)(註五十一)方式,讓曲子各聲部(Part)(註五十二)能同時發聲,同時結束,讓觀眾能在聽完之際還想再聽一遍。

__也就因為當代作曲家們處在這種大量生場,大量消費的時代,外加這時期的印刷產業也開始興起(註五十三),助長了琴譜印刷製作,連帶著作曲家的琴譜也大量複印,以滿足消費者演奏音樂的渴望,無形中助長了作曲家們的競爭壓力,因此當時只有少數菁英能保存當代作品,並流傳給後世的音樂學者來研究和探討,其中就以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和賈斯昆(Josquin Desprez),為兩位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

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西元1420年—西元1497年。):
__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來自法國北方,其音樂事業的主要根據地在法國。他在三時多歲時即以優秀的作品成為一位著名的音樂家,先後在三位法國國王的宮廷裡從事音樂工作,廣獲敬重。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不僅以音樂加身份名留千古,也以一位傑出的音樂教師聞名,這個時期的作曲家有一大半曾受教於他,有的向他學習創作理論,有的則從他的作品中擷取創作精髓。據說當代最重要的音樂家賈斯昆(Josquin Desprez),正是他調教出來的優秀學生,但真實情況為何並不可考。

__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流傳下來的作品不多,主要以手寫譜的型態留下,其中包括了十四首彌撒曲(Mass)(註五十四)、一首以複音織體(polyphony)(註四十九)所構築的安魂彌撒曲(Requiem)(註五十五)(這也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安魂曲),九首經文歌(Motet)(註五十六)和少數的香頌(chanson)(註五十七)。其中他的彌撒曲(Mass)(註五十四)可算是同時代中最重要的彌撒音樂(Mass)(註五十四),早期的作品是以過去的旋律(Melody)(註四十八)為基礎,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十二)和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註十三)均有,不過後來的彌撒曲(Mass)(註五十四)則更具有實驗性質。例如過去作曲家在寫彌撒曲(Mass)(註五十四)時只會把要用的定旋律(cantus firmus)(註五十八)放在第一聲部(first part),而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則是把定旋律(cantus firmus)(註五十八)也加入到其他的聲部(Part)(註五十二)中,這樣一來用對位法譜寫旋律(Melody)(註四十八)時,就會產生更多的變化,同時具有複音織體(polyphony)(註四十九)和主音織體(homophony)(註四十六)的雙重效果。

__以下是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所寫的作品:

__而在香頌(chanson)(註五十七)方面,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以典型的「法式敘事歌」(ballade)(註五十九)來編寫,並且以複音織體(polyphony)(註四十九)的方式,寫成三或四個聲部的作品。另外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也運用聲部模仿(imitation)(註六十)來寫所有作品,並且有時會使用卡農(canon)(註六十一)技巧來加入作品當中。

__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的作品明白預示了音樂在西元十六世紀所步入的風格:
(一)各個聲部(Part)(註五十二)的地位彼此均等,音樂中並有不同數量的聲部(Part)(註五十二)互相交錯,並且形成音響對照效果。
(二)樂曲終結處的節奏(Rhythm)(註六十二)較為緊湊,以強化樂段來作為結束,強化觀眾的聽覺印象。
(三)作品當中同時具有複音織體(polyphony)(註四十九)和主音織體(homophony)(註四十六)的雙重效果。
(四)一首作品當中的各個聲部(Part)(註五十二)的旋律(Melody)(註四十八)會採用聲部模仿(imitation)(註六十)技巧,來製造樂曲的高峰。

__後來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過世之後,起而代之的作曲家—賈斯昆(Josquin Desprez)繼承了他的思想,並且也藉由這些作曲法而發揚光大。

賈斯昆(Josquin Desprez,西元1440年—西元1521年。):
__賈斯昆(Josquin Desprez)是西元十六世紀初期最受愛戴的音樂家,關於他的生平資料十分詳盡,足見他生前受敬重的情形。賈斯昆(Josquin Desprez)主要活躍於法國、義大利兩地,他在義大利幾處貴族宮廷擔任的音樂職務,為他建立了響亮的知名度,成為文藝復興時期(Rinascimento)(註一)義大利最著名的音樂大師,他的成就甚至被認為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註六十三)在美術上的成果相當,當代人譽之為「本世代最偉大的作曲家」。

__賈斯昆(Josquin Desprez)擅長寫經文歌(Motet)(註五十六),也寫過彌撒作品(Mass)(註五十四),他的經文歌(Motet)(註五十六)作品直接促使經文歌(Motet)(註五十六)地位在西元十五世紀末至西元十六世紀初達到最高峰,直到他過世以後經文歌(Motet)(註五十六)才逐漸消退,此外他也是當時最優秀的香頌(chanson)(註五十七)作曲家。

__賈斯昆(Josquin Desprez)雖然作品很多元,但主要的特徵有三種:
(一)大量使用聲部模仿(imitation)(註六十)技巧來寫曲,並加以系統化:
__儘管在賈斯昆(Josquin Desprez)之前的作曲家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也有使用聲部模仿(imitation)(註六十)技巧來寫曲,但只是隨機使用,然而賈斯昆(Josquin Desprez)不但大量使用,並且還加以系統化。
__賈斯昆(Josquin Desprez)聲部模仿(imitation)(註六十)技法有兩種:
(1)「短動機模仿」(point of imitation):特徵是每一個樂段都有一個短動機,樂段中的各個聲部(Part)(註五十二)分別模仿這個短動機,這是當時的音樂作品當中最常用的編寫方式,有點類似題句主題彌撒(motto mass)(註四十六)的作曲手法。
(2)「定旋律模仿」(cantus firmus of imitation):特徵是利用固定的旋律(Melody)(註四十八),並且完全複製或是加以改寫方式,套用在各個聲部(Part)(註五十二),同時他把第一聲部(first part)和第二聲部(second part)為一組,第三聲部(third part)和第四聲部(forth part)為一組,組合成兩大組後,並且互相利用定旋律(cantus firmus)(註五十八)方式交織而成,形成複音織體(polyphony)(註四十九)和主音織體(homophony)(註四十六)的雙重效果,有點類似定旋律彌撒(tenor mass或cantus firmus mass)(註四十六)的作曲手法。
__也由於賈斯昆這種有系統化的作曲手法,連帶也影響文藝復興時期(Rinascimento)(註一)的彌撒曲(Mass)(註五十四),使得當時盛行「模仿彌撒」(imitation mass)(註六十四)的作曲風氣。
(二)注重旋律(Melody)(註四十八)和歌詞的搭配效果:
__在賈斯昆(Josquin Desprez)之前,作曲家一直對於歌詞表達的清晰與否並不在意,他們看重的是整體音樂效果是否討喜,極少留意到歌詞和音樂兩者之間的搭配,因此歌詞被音樂掩蓋的情形比比皆是。這種現象也導致音樂加記譜時,對於音符(Note)(註六十五)和歌詞的對應位置記載馬虎,樂曲演出時就由演唱者憑經驗自行決定,使得在演唱時常會有觀眾聽不懂歌詞的含意(雖然當時許多觀眾依舊文盲居多)。
__而賈斯昆(Josquin Desprez)仔細思考歌詞的內容、語調的變化,留意為不同的詞語節奏編配適當的音樂,這不僅使歌詞能夠清晰易辨,也讓音樂傳達出歌詞的內容,這樣的設計使音樂開始表情正確了起來,作品也在音樂和歌詞恰當的搭配之下,得以富於想像力了起來。
(三)在樂曲終止之處總會有出人意表的設計:
__賈斯昆(Josquin Desprez)在樂曲要結束前,總是刻意強化結束感的來臨,或者在終止將近時,把音樂聲音減小,使速度加快起來;或者使各個聲部(Part)(註五十二)逐漸加強,聲音加大,讓結尾的後勁能夠寶實豐厚,強而有力;而這種強化終止的觀念,在西元十六世紀初是相當新穎的,甚至也影響往後作曲家在寫曲子時會使用的方法之一。

__以下是賈斯昆(Josquin Desprez)所寫的作品:


__而從賈斯昆(Josquin Desprez)之後,上述幾個音樂作曲手法不但開始確立,並且影響後世作曲者的寫曲手段,讓音樂也開始豐富起來,往後器樂技術發達之後,器樂曲有雨後春筍般的冒出時,作曲家也把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和賈斯昆(Josquin Desprez)所留下的作曲技巧,套用在器樂作品裡。

本篇重點:
1.西元十六世紀初的音樂,跟西元十五世紀相比沒有明顯的改變,主要是因為當時的音樂作品受限於調性(Tonality)限制,無法有重大的突破,再者當時義大利正處於貿易熱潮,許多有錢人士(包含貴族和商人)為了要追求娛樂,會招聘音樂人來創作音樂來娛樂自己,使得音樂作品產生供不應求的狀況,很多作曲家為了要因應這股高需求量,因而把作品大量生產,並且能快速製曲來供應消費者,迫使當時大部分作曲家都彼此借用許多曲子的旋律(Melody),並加以模仿或改編,以致於曲子聽起來大同小異,無形當中抹煞了原創作品的發展,讓這時期音樂很難有重大突破。

2.西元十六世紀初的音樂已經有複音織體(polyphony)和主音織體(homophony)的觀念;在西元十四世紀開始,作曲家為了要讓聽眾在聽音樂時有喘息的機會,並且能讓他們對音樂產生共鳴效果,所以在曲子進行當中,就會有複音織體(polyphony)的對位(Counterpoint),以及主音織體(homophony)的和聲(Harmony)同時進行,尤其是到了西元十五世紀,為了讓觀眾在聆聽曲子結束之際,企圖使觀眾能在剎那間享受音樂的高潮,就會用主音織體(homophony)的和聲(Harmony)方式,讓曲子各聲部(Part)能同時發聲,同時結束,讓觀眾能在聽完之際還想再聽一遍。

3.西元十六世紀初的重要作曲家,首推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和賈斯昆(Josquin Desprez)。

4.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的彌撒曲(Mass)可算是同時代中最重要的彌撒音樂(Mass),早期的作品是以過去的旋律(Melody)為基礎,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和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均有,不過後來的彌撒曲(Mass)則更具有實驗性質。例如過去作曲家在寫彌撒曲(Mass)時只會把要用的定旋律(cantus firmus)放在第一聲部(first part),而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則是把定旋律(cantus firmus)也加入到其他的聲部(Part)中,這樣一來用對位法譜寫旋律(Melody)時,就會產生更多的變化,同時具有複音織體(polyphony)和主音織體(homophony)的雙重效果。

5.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的香頌(chanson)以典型的「法式敘事歌」(ballade)來編寫,並且以複音織體(polyphony)的方式,寫成三或四個聲部的作品。另外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也運用聲部模仿(imitation)來寫所有作品,並且有時會使用卡農(canon)技巧來加入作品當中。
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的作品明白預示了音樂在西元十六世紀所步入的風格:
(一)各個聲部(Part)的地位彼此均等,音樂中並有不同數量的聲部(Part)互相交錯,並且形成音響對照效果。
(二)樂曲終結處的節奏(Rhythm)較為緊湊,以強化樂段來作為結束,強化觀眾的聽覺印象。
(三)作品當中同時具有複音織體(polyphony)和主音織體(homophony)的雙重效果。
(四)一首作品當中的各個聲部(Part)的旋律(Melody)會採用聲部模仿(imitation)技巧,來製造樂曲的高峰。

6.賈斯昆(Josquin Desprez)擅長寫經文歌(Motet),也寫過彌撒作品(Mass),他的經文歌(Motet)作品直接促使經文歌(Motet)地位在西元十五世紀末至西元十六世紀初達到最高峰,直到他過世以後經文歌(Motet)才逐漸消退,此外他也是當時最優秀的香頌(chanson)作曲家。

7.賈斯昆(Josquin Desprez)雖然作品主要的特徵有三種:
(一)大量使用聲部模仿(imitation)(註六十)技巧來寫曲,並加以系統化:
賈斯昆(Josquin Desprez)之前的作曲家奧克根(Johannes Ockeghem)也有使用聲部模仿(imitation)(註六十)技巧來寫曲,但只是隨機使用,然而賈斯昆(Josquin Desprez)不但大量使用,並且還加以系統化。
賈斯昆(Josquin Desprez)聲部模仿(imitation)技法有兩種:
(1)「短動機模仿」(point of imitation):特徵是每一個樂段都有一個短動機,樂段中的各個聲部(Part)分別模仿這個短動機,這是當時的音樂作品當中最常用的編寫方式,有點類似題句主題彌撒(motto mass)的作曲手法。
(2)「定旋律模仿」(cantus firmus of imitation):特徵是利用固定的旋律(Melody),並且完全複製或是加以改寫方式,套用在各個聲部(Part),同時他把第一聲部(first part)和第二聲部(second part)為一組,第三聲部(third part)和第四聲部(forth part)為一組,組合成兩大組後,並且互相利用定旋律(cantus firmus)方式交織而成,形成複音織體(polyphony)和主音織體(homophony)的雙重效果,有點類似定旋律彌撒(tenor mass或cantus firmus mass)(註四十六)的作曲手法。
由於賈斯昆這種有系統化的作曲手法,連帶也影響文藝復興時期(Rinascimento)的彌撒曲(Mass),使得當時盛行「模仿彌撒」(imitation mass)的作曲風氣。
(二)注重旋律(Melody)和歌詞的搭配效果:
賈斯昆(Josquin Desprez)之前的作曲家一直對於歌詞表達的清晰與否並不在意,因此歌詞被音樂掩蓋的情形比比皆是。這種現象也導致樂曲演出時就由演唱者憑經驗自行決定,使得在演唱時常會有觀眾聽不懂歌詞的含意。
而賈斯昆(Josquin Desprez)仔細思考歌詞的內容、語調的變化,留意為不同的詞語節奏編配適當的音樂,這不僅使歌詞能夠清晰易辨,也讓音樂傳達出歌詞的內容,這樣的設計使音樂開始表情正確了起來,作品也在音樂和歌詞恰當的搭配之下,得以富於想像力了起來。
(三)在樂曲終止之處總會有出人意表的設計:
賈斯昆(Josquin Desprez)在樂曲要結束前,總是刻意強化結束感的來臨,或者在終止將近時,把音樂聲音減小,使速度加快起來;或者使各個聲部(Part)逐漸加強,聲音加大,讓結尾的後勁能夠寶實豐厚,強而有力;而這種強化終止的觀念,在西元十六世紀初是相當新穎的,甚至也影響往後作曲家在寫曲子時會使用的方法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ithen 的頭像
    Arithen

    Arithen音樂天地

    Arit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