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西元十七世紀中期歐洲其他戲劇與音樂的轉變及傳承
__歐洲戲劇除了歌劇(Opera)〈註五〉有長足進展,其他戲劇也有繼續發展,特別是清唱劇(Cantata)(註七)和神劇(Oratorio)〈註八〉和以往有新的改變。
__此時義大利的清唱劇(Cantata)(註七)也受威尼斯〈Venezia〉(註十二)歌劇(Opera)〈註五〉的影響,也把「宣敘調」(Recitative)加入表演項目,使得歌手、合唱團與器樂演奏團在表演清唱劇(Cantata)(註七)時,也像歌劇一樣演唱「宣敘調」(Recitative)和「詠嘆調」(Aria),而且歌詞所敘述的故事都是跟世俗愛情相關,只差沒有肢體動作和表演道具。而由於清唱劇(Cantata)(註七)在西元十七世紀中期也是熱門戲碼,所以也就有傑出的作曲家來創作,其中最有名的是卡里西米(Giacomo Carissimi)(註三十)、羅西〈Luigi Rossi〉(註三十一)和切斯提〈Antonio Cesti〉(註三十二)。
__後來義大利在西元十七世紀末期也有傑出的作曲家在創作清唱劇(Cantata)(註七)作品,並且流傳到法國、德國和英國(註二十九)。
__至於神劇(Oratorio)〈註八〉方面,在西元十七世紀中期的義大利並沒有多大改變,不過神劇(Oratorio)〈註八〉的音樂卻啟發德國音樂家的音樂,由其是德國作曲家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因受義大利神劇(Oratorio)〈註八〉音樂的影響,前往當地學習並帶回國內,創造出新的德式音樂。
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約西元1585年—西元1672年。〉:
__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是西元十七世紀中期德國最偉大作曲家,那時德國雖表面上由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註三十三)統治,但由於這時君主的權力被上百個地方貴族所搶奪分攤,以至於戰亂不斷,民不聊生。而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為了能在安寧的環境當中學習音樂,自年輕時前往威尼斯〈Venezia〉(註十二),拜當時著名的作曲家—喬望尼‧加布列利(Giovanni Gabireli)(註三十四)為師,學期各式各樣的作曲技巧,後來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回國後,擔任各地方教堂和貴族的專用作曲家,常被委託寫下許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他的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三十五)作品。
__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的作品因受到威尼斯〈Venezia〉(註十二)音樂的影響,因此無論是聲樂曲或器樂曲都採用「複合唱組風格」(Polychoral Style或cori spezzati)(註三十六)形式,再加上受到義大利神劇(Oratorio)〈註八〉音樂的影響,造成他的音樂作品無論是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註三十五)作品和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註三十七)作品,均有義大利的影子。
__然而因為德國受到三十年戰爭〈The Thirty Years' War〉〈註三十八〉的影響,人口大幅減少,經濟與文化都比其他國家倒退五十年,讓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不得不回威尼斯〈Venezia〉(註十二)終老一生,並在那專心研究義大利的音樂。
註三十八:三十年戰爭〈The Thirty Years' War〉,是由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的內戰演變而成的全歐參與的一次大規模國際戰爭。這場戰爭是歐洲各國爭奪利益、樹立霸權以及宗教糾紛劇化的產物,這場戰爭使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大約死去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三十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將近一半死亡,十分慘烈。
__儘管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無法拯救母國的音樂文化,但德國的音樂也受他的影響,並在西元十八世紀末期漸漸取代義大利,成為歐洲主要音樂的文化圈〈註三十九〉。
__以下是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的作品:
本篇重點:
1.義大利的清唱劇(Cantata)也受威尼斯〈Venezia〉歌劇(Opera)的影響,也把「宣敘調」(Recitative)加入表演項目,使得歌手、合唱團與器樂演奏團在表演清唱劇(Cantata)時,也像歌劇一樣演唱「宣敘調」(Recitative)和「詠嘆調」(Aria),而且歌詞所敘述的故事都是跟世俗愛情相關,只差沒有肢體動作和表演道具。而由於清唱劇(Cantata)在西元十七世紀中期也是熱門戲碼,所以也就有傑出的作曲家來創作,其中最有名的是卡里西米(Giacomo Carissimi)、羅西〈Luigi Rossi〉和切斯提〈Antonio Cesti〉。後來在西元十七世紀末期也有傑出的作曲家在創作清唱劇(Cantata)作品,並且流傳到法國、德國和英國。
2.神劇(Oratorio)方面,在西元十七世紀中期的義大利並沒有多大改變,不過神劇(Oratorio)的音樂卻啟發德國音樂家的音樂,由其是德國作曲家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因受義大利神劇(Oratorio)音樂的影響,前往當地學習並帶回國內,創造出新的德式音樂。
3.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的作品因受到威尼斯〈Venezia〉音樂的影響,因此無論是聲樂曲或器樂曲都採用「複合唱組風格」(Polychoral Style或cori spezzati)形式,再加上受到義大利神劇(Oratorio)音樂的影響,造成他的音樂作品無論是教會音樂(Christian music)作品和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作品,均有義大利的影子。
4.德國的音樂在西元十七世紀因受海因里希‧許茨〈Heinrich Schutz〉的影響,在西元十八世紀末期漸漸取代義大利,成為歐洲主要音樂的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