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軒瑞(Arithen Jacks Zhang)


3. 西元二十世紀中期的音樂支脈之一─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


╴╴在新古典主義時期〈Neoclassicism style〉(註三)在歐洲光輝四色的時候,同時期也有另一個音樂支派在歐洲嶄露頭角,那就是以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和魏本(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為主的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其中就以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為開山始祖,因為他的出現,使得音樂有了不一樣的面貌,所以後世把這三人稱之為「第二維也納樂派」(Second Viennese School);而在介紹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之前,本人先介紹這三人的生平事跡。


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西元1874年─西元1951年。):
╴╴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出生於奧地利(Austria)(註二十)的維也納(Vienna)(註二十一),他在二十歲成為職業音樂家之前,一直從未在音樂學校上過專業音樂課程,而啟蒙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音樂方面天份的老師卻是他當時在打工之餘自己所找上的音樂教師─亞歷山大‧哲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註二十二),當時亞歷山大‧哲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註二十二)發現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音樂方面具有極高的資質,因此傾囊相授的教導他所有的作曲技巧,這也讓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藉此吸收當時時下所有的作曲精粹,使他二十多歲開始展開後半生的作曲生涯。


╴╴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的作曲生涯可分四個時期,這四個時期分別是:
(一)調性音樂(Tonalitic music)(註十三)時期(西元1894年─西元1904年。):
╴╴這時期因認識當時奧地利(Austria)(註二十)兩位大作曲家─馬勒(Gustav Mahler)(註二十三)與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Georg Strauss)(註二十三),並受這兩位大作曲家的曲風影響,因此寫出來的作品均是有調性(Tonality)(註二十四)的作品,所以這一時期可稱之為調性音樂(Tonalitic music)(註十三)時期,此時期的代表作是於西元1900年所寫的清唱劇(Cantata)(註二十五)作品—「古勒之歌」 (Gurre-Lieder)。


╴╴以下是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所寫的「古勒之歌」 (Gurre-Lieder)片段:



(二)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註十五)時期(西元1904年─西元1913年。):
╴╴此時期因歐洲音樂界興起沒有調性(Tonality)(註二十四)的音樂,導致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也嘗試寫出屬於自己的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註十五)作品,然而當時因為歐洲藝術界流行起「表現主義」(Expressionnisme)(註二十六),使得當時的藝術創作者均以自己的主觀觀念來創作藝術作品,雖然讓歐洲音樂有了新的生命,卻也讓這新生命開始雜亂無章,因此這時期可以說是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為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註十五)而從中摸索的時期;此時期的代表作是於西元1912年所創作的藝術歌曲(Lieder)(註二十七)作品─「月光小丑」(Pierrot Lunaire),而這首藝術歌曲也開創「說話式歌唱方式」(Sprechstimme)(註二十八)的歌唱技巧,也間接影響往後西洋音樂的發展。


╴╴以下是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所寫的「月光小丑」(Pierrot Lunaire)當中一首:



(三)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時期(西元1913年─西元1921年。):
╴╴這段時期是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的黃金時期,由於目睹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註十五)已經失去以往的規律,變得毫無秩序可言,因此他套用數學排列的方式來創作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註十五)的格式,以此確立他的寫曲風格;此時期的作品不多,最具有代表性作品首推西元1923年所寫的「五首鋼琴小品」(5 Piano Pieces)。


╴╴以下是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所寫的「五首鋼琴小品」(5 Piano Pieces)的第一首片段:



(四)隨興所欲時期(西元1913年─西元1951年。):
╴╴這時期因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是猶太人(Jews)(註二十九)的因素,導致被納粹德國〈Drittes Reich〉(註三十)所驅趕,使得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往美國避難,並在那取得作曲教師的資格,而此時期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不限於以往的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作曲技巧,而是把腦海當中的音樂當場寫出來,因此此時期的作品可說是集合前三個時期的綜合時期;而最具代表性作品是於西元1942年所寫的鋼琴協奏曲(Schonberg piano concerto)。


╴╴以下是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所寫的鋼琴協奏曲(Schonberg piano concerto)片段:



╴╴而後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的作曲風格也傳遞於他門下的兩位弟子—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和魏本(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也讓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繼續傳承下去。


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西元1885年─西元1935年。):
╴╴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和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一樣,
也出生於維也納(Vienna)(註二十一),由於出生於富裕的家庭,所以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養,然儘管他小時候有音樂方面的天賦,但卻沒有到音樂學校接受音樂專業訓練,直到遇到恩師─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才完整接受專業作曲技巧,並且學成後以作曲及教授音樂為業。


╴╴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終其一生都在維也納(Vienna)(註二十一)度過,而他創作各式各樣的作品,其作曲最大的特徵在於創作時進度緩慢,考慮周密,感覺靈敏。作品爲數不多卻顯示出其智慧過人,技巧精湛,想像力豐富親切,同時因精通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其細膩度也勝過老師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可惜因身處的時代衛生條件不像現代發達,使得他最後因遭受蚊蟲咬傷而得敗血症(Sepsis)(註三十一)而亡,其最後所寫的作品也成為他的安葬歌曲。


╴╴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首推歌劇(Opera)(註三十二)作品—「伍采克」(Wozzeck),這是第一部用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註十五)寫成的歌劇歌劇(Opera)(註三十二),西元1925年在德國首次公演;由於聽眾不習慣欣賞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註十五),再加上戲劇內容讓觀眾難以理解,所以首演當天以失敗收場,後來在第二次演出時,靠著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逐漸累積的人氣,使得這部歌劇(Opera)(註三十二)作品獲得成功,也成為現在唯一常上演的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註十五)歌劇(Opera)(註三十二)。


╴╴以下是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所寫的歌劇(Opera)(註三十二)作品—「伍采克」(Wozzeck)片段:



魏本(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西元1883年─西元1945年。):
╴╴和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和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一樣,
都是維也納(Vienna)(註二十一)土生土長的音樂人士,同時也因為和這三人發表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作品形式,因此被音樂界封為「第二維也納樂派」(Second Viennese School),而魏本(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的作品雖然只有31首,每一首最長不超過十五分鐘,最短也少於一分鐘,不過魏本(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的作品可依照他的風格分三個時期:
(一)調性音樂(Tonalitic music)(註十三)時期(西元1898年─西元1904年。):
╴╴此時期受到馬勒(Gustav Mahler)(註二十三)音樂影響,寫出具有調性(Tonality)(註二十四)的作品,其代表作為管弦樂(Orchestra)(註三十三)作品「帕薩卡里亞舞曲」(Passacaglia)。


╴╴以下是魏本(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所寫的「帕薩卡里亞舞曲」(Passacaglia)片段:



(二)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註十五)與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時期(西元1908年─西元1934年。):
╴╴此時期因受恩師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影響,開始創作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註十五)作品,同時也從恩師學會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也創作此曲風的作品;此時期代表作為管弦樂(Orchestra)(註三十三)作品「交響曲」(Symphony)。


╴╴以下是魏本(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所寫的「交響曲」(Symphony)片段:



(三)完全排列主義(Total Serialism)(註五)時期(西元1934年─西元1945年。):
╴╴此時期因受納粹德國〈Drittes Reich〉(註三十)迫害,使得作品禁止上演,本人也遭受拘禁,所以只能孤伶伶的待在住所嘗試寫新的作品形式,這時期他使用其他形式的排列方式,並搭配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的方法,開創新的音樂形式─完全排列主義(Total Serialism)(註五),可惜當他好不容易得到自由時,卻因晚上吸菸而遭受美軍誤殺而亡,使得他這時期作品被迫中斷,造成當時音樂界的憾事;此時期的代表作是鋼琴(piano)獨奏作品─「鋼琴變奏曲」(Variations for Piano)。


╴╴以下是魏本(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所寫的「鋼琴變奏曲」(Variations for Piano)片段:



╴╴以上三人均是有使用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的代表作曲家,而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究竟是怎樣的音樂形式,其實說穿了他就是把十二個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依照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個數的間隔比例所排出來的列表,而這種排列過程如下:
(一)首先製作12×12格式的方格子,如下圖:



(二)在第一列當中按照上行方式順序列出十二個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



(三)然後在第一行當中按照下行方式順序列出十二個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



(四)接下來在每一行當中都按照下行方式順序列出剩下的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就完成一個簡單的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列表:



╴╴從上圖的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列表當中,我們可以發現橫向每一格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都是按照一個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個數相差比例往上延伸,而直行每一格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則是按照一個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個數相差比例往下延伸,換言之如果以圖表來顯示的畫如下:



╴╴換句話說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的排列方式是類似數學遊戲當中的數獨(Sudoku)(註三十五)排法,只是橫排與縱排都是依照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個數的比例去反差排列,換言之當橫排的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個數比例是往上延伸,則縱牌的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個數比例是往下延伸,反之亦然,只是在剛開始於第一橫列當中排出的十二個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彼此之間最好是以小二度(Minor second)(註三十六)、增四度(Augmented fourth)(註三十七)、減五度(Diminished fifth)(註三十八)和大七度(Major seventh)(註三十九)為主,以達到不協和的音程(Interval)(註四十)為主。


╴╴因此如果要自創一張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圖表,可以參考以下的做法:
(一)首先製作12×12格式的方格子,如下圖:



(二)在第一橫列當中隨機排出十二個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但切記最好每個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之間的音程(Interval)(註四十)最好以小二度(Minor second)(註三十六)、增四度(Augmented fourth)(註三十七)、減五度(Diminished fifth)(註三十八)和大七度(Major seventh)(註三十九)為主。



(三)接著我們要在這一橫列當中,把每個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之間的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差數算出來,同時也要標記彼此的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接續是往上或往下連接:



(四)接著要在直行當中按照彼此的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差數排出十二個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但切記其連續方式要與橫列的排法完全相反:



(五)接下來就按照這樣的排列方式排出新的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圖表就可:



╴╴至於如何用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來寫曲子,依舊是利用排列的方式來寫歌曲,主要有四種基本排法:
(一)利用橫排整齊排列的方式來作曲:
╴╴這是把每一列的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排列當成一串,然後每一串可當成音符(Note)(註四十一)來整齊排列,其作法如下:




(二)利用縱排整齊排列的方式來作曲:
╴╴這是把每一行的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排列當成一串,然後每一串可當成音符(Note)(註四十一)來整齊排列,其作法如下:




(三)利用橫排逆向排列的方式來作曲:
╴╴這是把每一列的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排列當成一串,然後每一串可當成音符(Note)(註四十一)來整齊排列,只是排列時要以相反方向來排,其作法如下:




(四)利用縱排逆向排列的方式來作曲:
╴╴這是把每一行的半音(Semitone)(註三十四)排列當成一串,然後每一串可當成音符(Note)(註四十一)來整齊排列,只是排列時要以相反方向來排,其作法如下:




╴╴由上述四種基本的排法,我們可以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曲譜,只是這樣的曲譜淪落為數學排列公式,難免有失去人類對音樂的聽覺享受,再加上後來完全排列主義(Total Serialism)(註五)的產生,更把節奏(Rhythm)(註四十二)也加以數學排列,使得音樂的可聽性已經受到普遍聽眾的質疑,最後也就成為音樂界高知識份子才會拿來欣賞的象牙塔音樂。


本篇重點:
1.在新古典主義時期〈Neoclassicism style〉在歐洲光輝四色的時候,同時期也有另一個音樂支派在歐洲嶄露頭角,那就是以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和魏本(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為主的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其中就以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為開山始祖,因為他的出現,使得音樂有了不一樣的面貌,所以後世把這三人稱之為「第二維也納樂派」(Second Viennese School)。


2.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的作曲生涯可分四個時期,這四個時期分別是:
(一)調性音樂(Tonalitic music)時期(西元1894年─西元1904年。):
這時期因認識當時奧地利(Austria)兩位大作曲家─馬勒(Gustav Mahler)與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Georg Strauss),並受這兩位大作曲家的曲風影響,因此寫出來的作品均是有調性(Tonality)的作品,所以這一時期可稱之為調性音樂(Tonalitic music)時期。
(二)無調性音樂(Atonality)時期(西元1904年─西元1913年。):
此時期因歐洲音樂界興起沒有調性(Tonality)的音樂,導致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也嘗試寫出屬於自己的無調性音樂(Atonality)作品,然而當時因為歐洲藝術界流行起「表現主義」(Expressionnisme),使得當時的藝術創作者均以自己的主觀觀念來創作藝術作品,雖然讓歐洲音樂有了新的生命,卻也讓這新生命開始雜亂無章,因此這時期可以說是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為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而從中摸索的時期;此時期的代表作是於西元1912年所創作的藝術歌曲(Lieder)作品─「月光小丑」(Pierrot Lunaire),而這首藝術歌曲也開創「說話式歌唱方式」(Sprechstimme)的歌唱技巧,也間接影響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註十)的發展。。
(三)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時期(西元1913年─西元1921年。):
這段時期是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的黃金時期,由於目睹無調性音樂(Atonality)已經失去以往的規律,變得毫無秩序可言,因此他套用數學排列的方式來創作無調性音樂(Atonality)的格式,以此確立他的寫曲風格;此時期的作品不多,最具有代表性作品首推西元1923年所寫的「五首鋼琴小品」(5 Piano Pieces)。
(四)隨興所欲時期(西元1913年─西元1951年。):
這時期因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是猶太人(Jews)的因素,導致被納粹德國〈Drittes Reich〉所驅趕,使得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往美國避難,並在那取得作曲教師的資格,而此時期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不限於以往的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作曲技巧,而是把腦海當中的音樂當場寫出來,因此此時期的作品可說是集合前三個時期的綜合時期。


3.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終其一生都在維也納(Vienna)度過,而他創作各式各樣的作品,其作曲最大的特徵在於創作時進度緩慢,考慮周密,感覺靈敏。作品爲數不多卻顯示出其智慧過人,技巧精湛,想像力豐富親切,同時因精通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其細膩度也勝過老師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可惜因身處的時代衛生條件不像現代發達,使得他最後因遭受蚊蟲咬傷而得敗血症(Sepsis)而亡,其最後所寫的作品也成為他的安葬歌曲。


4.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首推歌劇(Opera)作品—「伍采克」(Wozzeck),這是第一部用無調性音樂(Atonality)寫成的歌劇歌劇(Opera),西元1925年在德國首次公演;由於聽眾不習慣欣賞無調性音樂(Atonality),再加上戲劇內容讓觀眾難以理解,所以首演當天以失敗收場,後來在第二次演出時,靠著貝爾格(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逐漸累積的人氣,使得這部歌劇(Opera)作品獲得成功,也成為現在唯一常上演的無調性音樂(Atonality)歌劇(Opera)。


5.魏本(Anton Friedrich Wilhelm von Webern)的作品可依照他的風格分三個時期:
(一)調性音樂(Tonalitic music)時期(西元1898年─西元1904年。):
此時期受到馬勒(Gustav Mahler)音樂影響,寫出具有調性(Tonality)的作品,其代表作為管弦樂(Orchestra)作品「帕薩卡里亞舞曲」(Passacaglia)。
(二)無調性音樂(Atonality)與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時期(西元1908年─西元1934年。):
此時期因受恩師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影響,開始創作無調性音樂(Atonality)作品,同時也從恩師學會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也創作此曲風的作品;此時期代表作為管弦樂(Orchestra)作品「交響曲」(Symphony)。
(三)完全排列主義(Total Serialism)時期(西元1934年─西元1945年。):
此時期因受納粹德國〈Drittes Reich〉迫害,使得作品禁止上演,本人也遭受拘禁,所以只能孤伶伶的待在住所嘗試寫新的作品形式,這時期他使用其他形式的排列方式,並搭配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的方法,開創新的音樂形式─完全排列主義(Total Serialism),可惜當他好不容易得到自由時,卻因晚上吸菸而遭受美軍誤殺而亡,使得他這時期作品被迫中斷,造成當時音樂界的憾事;此時期的代表作是鋼琴(piano)獨奏作品─「鋼琴變奏曲」(Variations for Piano)。


6.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列表當中,橫向每一格半音(Semitone)都是按照一個半音(Semitone)個數相差比例往上延伸,而直行每一格半音(Semitone)則是按照一個半音(Semitone)個數相差比例往下延伸,換句話說十二音列(Twelve-tone technique)的排列方式是類似數學遊戲當中的數獨(Sudoku)排法,只是橫排與縱排都是依照半音(Semitone)個數的比例去反差排列,換言之當橫排的半音(Semitone)個數比例是往上延伸,則縱牌的半音(Semitone)個數比例是往下延伸,反之亦然,只是在剛開始於第一橫列當中排出的十二個半音(Semitone),彼此之間最好是以小二度(Minor second)、增四度(Augmented fourth)、減五度(Diminished fifth)和大七度(Major seventh)為主,以達到不協和的音程(Interval)為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it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