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升降記號的由來
西元三世紀,也就是歐洲中世紀的年代,歐洲人大致上已經熟悉這七個音符-Do、Re、Mi、Fa、So、La、Si,因此就有人開始嘗試用合音的方式來演唱。特別是教會的僧侶,因早期基督教會利用歌唱來勉勵人們信仰上帝,所以常把聖經的章節句子(特別是詩篇)當作歌詞來譜曲,同時也利用合唱的方式向世人讚頌上帝和耶穌的偉大。
而一開始合唱方式是用傳統的五度音程來演唱,例如La和Mi,Do和So……等,但在進行合唱時就發現一個問題,七個音當中兩音在用五度音來結合時,意外發現Si和Fa這兩個五度音在合唱時發生不和諧的感覺。
為了讓大家了解Si和Fa所產生的五度音產生不和諧感,本人用圖表來顯示:
大家如果身邊有電子琴、鋼琴、吉他或烏克麗麗,可以試著彈奏這七個合音,便會發現前六個聽起來相當悅耳,但第七個-Si和高音Fa無論怎麼彈都非常不悅耳,非要把其中一個音升高或降低,才會達到悅耳的地步。
會有這樣的問題,就在於這兩個音都是經由主音所引導搜尋的附屬音,Si是由Mi所引導搜尋的上五度附屬音,Fa則是由Do所引導的下五度附屬音,雖然Mi和Do都是由La來引導,但古人當初在尋找聲音時,並沒有想到這段如此不和諧的聲音-Si和高音Fa,便想出一個解決辦法-就是把Si降低一點,或是把Fa拉高一點,猶如圖示。
如果用現代音樂術語的說法,古人所用的方法就是把Si或Fa各降低或升高一個半音,可是當時古人並沒有半音的概念(半音的概念是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才有),所以當時他們只知道把這兩個音稍微修正後,就會達到悅耳的狀況。
到了中世紀晚期,半音的概念逐漸成形,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開始興盛,於是當時的歐洲人知道降Si和升Fa的概念後,開始想要以五度音探索方式,來尋找新的音型,因此當時的歐洲人就以降Si往下五度音引導,把升Fa往上五度音引導,開始有這樣的發展。
以降Si往下五度音引導:
以升Fa往上五度音引導:
由此這樣的發展,照道理說應該發現十二個新的音型-降Mi、降La、降Re、降So、降Do、降Fa和升Do、升So、升Re、升La、升Mi、升Si。可是古人發現一個狀況,那就是這些音當中有重複現象,例如降Do等於Si,降Fa等於Mi,升Mi等於Fa,升Si等於Do,因此他們重新整理以後,得到以下的結論:
(一)降Mi等於升Re
(二)降La等於升So
(三)降Re等於升Do
(四)降So等於升Fa
(五)升La等於降Si
大家如果沒有看懂,可以觀看以下圖示,並利用鋼琴、電子琴、吉他或烏克麗麗彈奏看看:
經由這樣的整理,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不但找出五個新型的音符,並把原先找到的七個音符加進去後,變成我們常用的十二個音符,同時也發現新的音樂原理-同音異名,意思就是相同的聲音卻可以由不一樣的符號名稱來顯示,如下圖:
而由於同音異名的出現,外加五線譜記譜法也出現後,為了讓大家能夠明確唱出正確的音符,特此增加三個符號:升記號(♯)、降記號(♭)和還原記號(♮),好讓每個想學唱歌的能都能藉由這些記號,來幫助他們唱出正確的音符。
而到了十九世紀後,和弦概念出現新的突破後,又增加了兩個符號:重升號(x)和重降號(bb),這兩個符號基本上就是把音符升或降兩次,例如Mi重升兩次變成升Fa,Do重降兩次變成降Si,但是因為這兩個符號在流行音樂界不太常用到,所以本人不花太多篇幅去描述,有興趣者可以找專用樂理書來深究。
而因為十二音符出現後,連帶的也間接產生大調和小調的觀念,而這部分本人將再下一章篇幅將會描述;至於在中國方面,儘管相傳黃帝時代黃帝有請伶倫編制類似十二音符概念的十二音律,但是卻因為沒有加以普及而一直停留在古書記載,雖然在宋朝開始民間音樂開始大量使用降Si和升Fa,可是卻沒有學者繼續探究和應用,直到明朝朱載堉用數學推理方式,找出古代十二音律的正確音符頻率,才在他的書籍當中寫出常用十二音符的概念,只可惜朱載堉提出的觀念不受當時官方和民間重視,直到清末民初歐洲音樂大舉傳入中國後,才讓中國學者看重朱載堉的著述,可惜已經為時已晚了。
留言列表